校长赵醒村教授为广医学子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4-09-29     点击数:

   

校长赵醒村教授为第二临床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927日,校长赵醒村教授为广医学子讲授思政第一课。

        在题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开拓‘双一流’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思政课上,校长赵醒村教授为同学们深入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阐述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并勉励同学们传承广医人精神和南山精神,砥砺奋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教师代表、第二临床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现场听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稳安主持思政课。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大显著特征

       “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科技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转型。”

思政第一课现场

        赵醒村校长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

        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大显著特征:

        一、人口规模巨大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

       “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社会现代化事业需要具有先进思想的现代人来推动。于是,‘人的现代化’便作为社会现代化主旋律的标题。”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人的主体性作用是社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社会心理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实际状态。

       他强调,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本质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因此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科技密切相关。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校长赵醒村教授为同学们授课

   赵醒村校长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三者的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破解深层次矛盾的内在需要。

   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于不断增强我国在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最大限度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总体思路是着力深化三大改革,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以“三位一体”拓展“双一流”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学生认真聆听授课

        结合广医的改革发展,赵醒村校长介绍了学校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举措。

        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着力提高医科类专业建设水平,构建优质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瞄准科技前沿,构建创新平台体系,聚焦重大需求,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注重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三是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强化人才引培,汇聚高水平创新人才,重视教育教学,增强专业化育人能力,优化师资结构,构建合理化人才梯队。

   “不单要有理想,而且要有梦想;不单要有要求,而且要有追求;不单要有志气,还要争气;不单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赵醒村校长勉励大家向钟南山院士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赵醒村校长号召广医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与数据管理中心
学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番禺校区),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越秀校区)    邮编:5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