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带领学生到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学习交流
发布时间:2022-09-27 点击数: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进行转化,以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及服务社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识,我院近年来一直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思政与专业相结合的日常社会实践工作,学生的表现也受到各实践活动部门工作人员的好评。同时我院根据我校学生专业的特点,一方面加强与原有教学基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开拓新的思政实践课教学基地,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基地进行建设,遵循学生学习及成长的规律,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中去。9月26日,我院副院长龚超教授、毛概教研室主任郝文君副教授、教学办主任曾翠芳老师带领我校心理专业及康复专业部分学生,到我院思政实践课教学基地广州市社会福利院进行学习和加强友好交流合作。
在交流会上,广州市社会福利院杨杰文院长对马院教师与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综合康复、普惠社会、质量立院、文化兴院、科研强院”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广州市儿童综合康复中心高质量发展,推进“1115”工程(即:明确一个目标、确保完成一系列日常职能工作、搭建一个科研管理工作平台、五项重点工作突破),着力打造一所服务一流,设施先进,人才齐备,社会声誉良好,集养育、治疗、教育、康复、救助、科研、培训“七位一体”的儿童综合康复中心。福利院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他们为孤残儿童服务的部门齐全。前来福利院见习和实践的学生,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的实践,都得到了带教老师很好的指引和教导。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工作和学术上与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相互配合多年,学科知识完整,经验丰富,教学、科研、管理稳定高效。该实践基地希望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教学、实践带教、课题合作、学生项目指导等开展多方面、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龚超副院长表示,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重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基地共建工作,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积累课程素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进程中,与广医系统各二级学院、医院结对子育新人,与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签订合作协议;与结对子单位确立每个特色项目,分别为学院文化建设基地、一对一精品课程思政、集体辅导课程思政、共建共享医院等项目。马院师资配备丰富,与基地合作沟通良好、进展顺畅。广州市社会福利院作为马院思政实践课教学基地,有完善的基地工作机构、基地负责人制度,与多所高校建立过长期合作共建关系,组织开展实践课工作经验丰富。该实践基地和带教老师,有不同的学术背景,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管是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还是专业精神的培养都提供了保障。我院支持福利院教学人员参与我院有关集体备课、听课试讲、对学生的课程及项目的指导等教学活动,并切实加强与福利院指导老师的教学和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当天,福利院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了实训室学习。学生们跟着带教老师,通过学习国内外较先进的养育理念和操作医疗、康复、教育等器材,通过体育、作业、语言、物理、针灸、按摩、肢具矫治、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引导式教育、启智教育和职业训练等手段,探索将医疗康复治疗与特殊教育项目相结合的特需儿童早期干预模式,为孤残儿童提供良好的医疗、教育、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帮助他们逐步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学生通过福利院的助护、助医、助学的实践,为孤残儿童的服务事业作出贡献,也在培养起关爱他人的能力的责任性,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继而成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理想、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来源:教学办)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与数据管理中心